机缘巧合下,得知2011年11月19日是徐志摩去世后80年。中学(中四?)时,因为一句“悄悄的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的来;我挥一挥衣袖,不带走一片云彩”而初闻这位著名现代诗人的名字,当时觉得“再别康桥”这名字很好听。
5年后的今天,我因为好奇心,而网上读了徐志摩的几个故事。觉得他的一生故事很特别,他的感情故事的复杂更是超越我所有想象,我从没想过原来近100年前的爱情故事已经可以如此地纠结。那时,在保守的中国,徐志摩(1897-1931)可以算是一个异类。他也是当时少数可以用中英文写诗的诗人。
有三个女人和徐志摩的一生息息相关:林徽因,张幼仪,陆小曼。
徐志摩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,之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。是一个思想很现代的人(虽然是文科生,他24岁时甚至发表过名为“安斯坦相对主义——物理界大革命”的文章) 在西方的留学生活对他的诗的风格也有影响。他也是在英国遇到他一生的最爱:林徽因。林徽因是一个才女。
在还没有留学西方前,在父母安排下,18岁的徐志摩和15岁的张幼仪结了婚。张幼仪是个好女生,她爱徐志摩,可是徐志摩不爱她。当23岁的志摩在英国遇到16岁的林徽因时,他对她完全付出了真心,努力追求。甚至和幼仪离婚。可是,后来徽因却嫁给了志摩的恩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。(天意开了志摩一个玩笑?)
期间,梁启超甚至写信,希望志摩放弃徽因。志摩的回信:
“我之甘冒世之不韪,竭全力以斗者,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,实求良心之安顿,求人格之确立,求灵魂之救度耳。人谁不求庸德?人谁不安现成?人谁不畏艰险?然且有突围而出者,夫岂得已而然哉?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;得之,我幸;不得,我命,如此而已。”当徽因告诉志摩他们无法继续下去,她决定将嫁给梁思成,志摩写下了伤心的话:“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,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,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。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,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,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,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。离别!怎么的能叫人相信?我想着了就要发疯,这么多的丝,谁能割得断?我的眼前又黑了!”
后来林徽因嫁给梁思成,志摩也另娶了陆小曼。陆小曼原本是个有夫之妇,她改嫁给志摩。(其实我觉得志摩这次在感情的选择好像缺乏了智慧..陆小曼其实是个挥霍挥金如土的女人,渐渐让志摩入不敷出。)
再后来,徽因病了,志摩时不时去探望她,以知己的身份陪她。思成忙于工作。
1931年,徐志摩为了捧场林徽因的一个讲座,从南京坐飞机飞去北京,却在飞行途中,遇到空难英年早逝,享年34岁。因为对志摩的珍视,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。徐志摩遇难四周年,林徽因更是写下这感情很深的《别丢掉》,回音= 徽因??
《别丢掉》
别丢掉
这一把过往的热情,
现在流水似的,
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,
在黑夜 在松林,
叹息似的渺茫,
你仍要保存着那真!
一样是月明,一样是隔山灯火,
满天的星,只是人不见,
梦似的挂起,
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
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!
1924年4月,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北京时,和他的两名翻译徐志摩(右)、林徽因(左)合影。
“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;得之,我幸;不得,我命,如此而已。”